“积极出击、多点开花、内强管理、外树品牌”,短短16个字,却很好的概括了廖富刚去年一年的工作成绩。在他的带领下,物流公司物流中心以企业文化为引领,以人文主义为依托,创新发展思路,做实安全管控,产值和利润双双实现大幅增长。
主动出击,快速抢占市场
2018年,物流行业众多支撑性大客户由于环保管控、铁路运价政策调整、水路运输冲击等多方面原因导致业务量大幅下滑,市场环境加速恶化。作为物流公司物流中心的经理,廖富刚带领业务部门分散业务重心,以“下五洋捉鳖”的毅力和勇气,主动出击,到兰州、西宁、焦作、攀枝花、乌鲁木齐等城市探索异地全程门到门到发业务,物流布局也顺势由西南辐射至全国。
寻找业务的过程中,廖富刚了解到成渝地区对有色金属的需求量达每年40万吨,他不厌其烦地联系客户,带领物流中心快速进军有色金属仓储物流市场,先后开发了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、金川集团电线电缆有限公司、黄石晟祥铜业有限公司、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、正威(甘肃)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大型有色金属生产企业及有色金属贸易商,大力开展铜材、铝锭、铝棒物流仓储配送业务,短时间内一举实现成都地区有色金属仓储物流吞吐量市场占有率达80%以上的战绩。与此同时,为更好的保证向优质大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,降低运作成本,他盘活现有资产,结合物流中心两个园区实际作业能力和场地特点,淘汰10余家业务量小、操作难度高且利润率低的客户,引进四川博川物流等大型钢材市场经销商,将物流中心打造成为集钢材、饮食品、木材、有色金属、沥青、化工以及金属矿类等大宗铁路物资到发为一体的综合集散中心,“中铁八局物流”也逐步成为成渝地区有色金属仓储物流的代名词。
提升服务,树立良好形象
自2017年物流公司磨万铁路III标材料厂的全线进场开工以来,廖富刚带领物流中心员工以磨万材料厂为试金石,开启“物流物贸一体化”实验新征程。为了始终确保集团公司磨万铁路III标项目部的施工进度,他提升服务质量,通过各种途径努力压缩物流时间,解决了项目设备出口许可证办理、自有及外协队伍旧设备出口及复回国等通关难题,并在昆明、磨憨设立物资集货及中转点,磨丁设立清关办事处,大大提高了通关时效,为磨万铁路物资供应在物流运输和通关环节上打通了“任督二脉”,成为全路进场最多、进场最快的材料厂,受到业主单位老中铁路公司和施工兄弟单位的一致好评。与此同时,廖富刚通过自身贸易企业优势,合理利用对外承包工程及一般贸易出口模式进行物资供应,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国际贸易国际物流一体化的实践性操作,截止目前,累计运输设备及物资1431车。
强化管理,划清从业红线
作为物流公司的安全重点单位,物流中心拥有集装箱、散货两个物流园区,共占地300余亩,场地内有专用线7条、内燃机车1台、集装箱正面吊2台、龙门吊及天车11台、集卡车及拖板20余台、叉车20余台,线路交错复杂、大型设备林立,确保安全生产的压力非常大。廖富刚认真组织落实领导带班制度,确立“安全工作是生产中的头等大事”的工作思路,把安全工作纳入规范化、精细化、标准化发展轨道,建立健全中心安全领导小组和安全管理工作网络,完善中心安全管理制度、各项应急预案和演练,加大安全管理和安全投入力度,突出安全管理重点,消除安全隐患,堵塞安全漏洞,使物流中心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得到全面发展。与此同时,物流中心坚持树立“过紧日子”的思想,认真贯彻执行物流公司的相关规定,结合实际努力降低成本,减少浪费,严格遵守采购权限制度,通过线上线下选择性采购,降低采购成本。严格控制物材管理,减少浪费,搞好废旧物资的利用和消耗的成本控制,坚持在原有设备基础上进行技术改进,达到减少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。作为中心主要负责人,他能认真践行“清、廉、勤、慎”的核心廉洁理念,按照党风廉政沟通谈话要求,定期对重点岗位人员谈话,杜绝苗头性、倾向性问题,带领物流中心全体员工认真按物流公司相关流程规定开展工作,切实有效执行“三重一大”制度,近几年来物流中心没有发现一起违纪违法现象,也为物流中心营造出一个风清气正的环境。“喊破嗓子,不如做出样子”,这是廖富刚的一贯工作作风。在工作上对大家严格要求,但在生活上却对员工关怀备至、呵护有加,他总是关心员工精神状态和生活上的问题,让员工们也体会到了家人般的温暖。
一年来,廖富刚采取有力措施,带领员工积极闯市场、找任务、定目标,主动解决面临的突出问题。同时,他严格管理,打破成规,重整机构,积极推进物流中心信息系统工作,极大提高了全体员工的工作效率,也提升中心凝聚力和向心力,连续三年实现产值利润双增长,为集团公司多元产业发展不断贡献力量。